写在前面:正如上篇所言,在过二周目的星奏线以及终章的过程中,我边推边分析地写下了这篇文章,希望能够以一个上帝视角,给这个故事中的双方都做一个解读,深入了解这个故事到底是如何发展的,情感是如何生长的,以至于长出了这一个略显扭曲的故事。这里面有一些观点取自前人的分析(即这篇解析:galgame吧【剧透】星学家自述:我可能玩了假的恋×シンアイ彼女),也有我自身的总结。那么让我们喊出那句口号,开始这一场让人夜不能寐的旅途吧:
(相关资料图)
苟利星奏生死以,岂因新岛避趋之!
以下涉及剧透,若未完成终章请谨慎观看。
在这里,我会主要以时间顺序,辅以各类线索的穿插,将这段感情讲述出来。
首先,讲一些线索以及人物关系的映射。
一、洸太郎的三本小说
第一本:《永别了,阿尔法可隆》
这本小说,在原作中并没有过多地介绍其内容,我们只知道梗概。
第二本《自那之后的阿尔法可隆》
在又一次别离之后撰写的小说,有数段详细的内容描写,大致内容与星奏和洸太郎 的境遇相同。可以感受到,洸太郎在又一次“被甩”后的悲伤,不解,愤怒——他选择将他 们诉诸笔端,写了出来。
第三本《你是阿尔法可隆》
终章的洸太郎终于理解了星奏,理解了自己的幼稚,理解了何为“传达”,也理解了 星奏才是故事中的“阿尔法可隆”:他要出发,去寻找她。
二、星奏的“星之声”
星奏的作曲灵感,下文会提到,她将自己的感情化作食粮,来喂养这一曲星之声。 也就是说,这“星之声”,其实是星奏对洸太郎的感情。
三、彩音与洸太郎、洸太郎与星奏、精华与星奏
彩音与洸太郎:
两人的关系与洸太郎与星奏关系可谓十分相似——一封没有回应的情书,一次久别 之后的重逢。区别,或许就在于彩音主动的性格吧。彩音会想要更多地了解对方的全 部,洸太郎则是个“距离控”;彩音会正面看待自己的感情,并且大声地说出来,洸太郎则 总是被动的,不去传达自己的爱恋。
精华与星奏:
不难看出两位的相似之处:都有一定的才能,都对洸太郎抱有感情,都因为才能离 开。精华更像是不留遗憾的星奏,她敢于表达,能主动伸出手,去传达自己的爱恋,去 抓住那份情感。
随后,便是按照时间顺序,用线索将故事串联起来。这里我以共通线和星奏线为当前时间,以便描述;四女主方面将不怎么涉及凛香和结衣——毕竟不是一条线。
五年前,洸太郎向星奏送出了一份情书:一份“自我意识过剩的”“确信对方喜欢着自己的”情书。
那么,两人的感情是如何发生的呢?因为沉浸音乐而不合群,因为时髦的mypod而被戏弄的星奏,在洸太郎一次挺身而出的保护之下,在洸太郎的一次换教室上课的提醒之下,喜欢上了洸太郎;因为体弱而不合群,因为将心中所想寄于文字而沉默的洸太郎,在一次雨后清晨的海边,爱上了哼唱着歌曲的星奏。
在那个年龄,我们可以断言:这份感情是真挚的、纯真的。青梅竹马,两小无猜不过如此。可惜,在星奏参加作曲大赛,才能得到赏识后,两人分别了。这也无可厚非,小孩在感情和梦想中选择梦想,并不会被苛责。
那么,为什么会没有回应,为什么这样的感情,会如此突兀的结束呢?
一方面,这两个都是内向的孩子,这一点即使在长大后也没有变化();另一方面,则是终章中透露的,乐队成员内部的一些问题——这或许也能解释两人五年间为何没有任何联络。不过,无论如何,从五年前的故事中,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人之间存在着这样一份美好的情感,而且这份情感一直,一直都占据着两人心中相当重要的位置。这份情感如此重要,以至于两人的才能都被情感干扰——洸太郎写不出恋爱小说,星奏也遇到作曲瓶颈——又或者说,是两人之间这份情感,才催生出了他们的才能?
这便是二人的第一次别离。
目光回到现在。
新的学期开始了,这是洸太郎在御影之丘学院的第二年,也是在这一年,学院方面进行了“三校合并”,同时原来在一起的御影滨学院搬了出去,原先在樱代的彩音,和作为转学生的星奏,以及和这两位有着不浅纠葛的洸太郎,三人巧合地坐在了相邻的位置上。
从后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知,星奏这次转学是为了寻找创作灵感——她的“星之声”而回到小镇,而在找到了“星之声”后便随着glorious day乐队离开了小镇,在情感和音乐之中选择了后者。
上文这一段,是大多数人的理解,也是认为星奏是“坏女人”的重要依据:星奏利用洸太郎对她的感情来追寻自己的梦想。
然而,我们知道,两人之间的感情是由一段真挚的,双向的情感发展而来。要说“星奏利用洸太郎对她的感情”,我是不认可的。星奏第一次乘上通往机场的巴士,而洸太郎在追逐中进行告白——这是否可以认为,星奏已经一定程度上过达成了目的,决心离开呢?由此可见,如果星奏真的只是为了利用洸太郎对他的感情,为什么会在这时候就离开,为什么会留下,接受告白呢?
在我看来,星奏“利用”的,是“星奏对洸太郎的感情”。她回到这个小镇,体验共同生活的日子;她将自己的感情,化为了音乐梦想的食粮。她并不指望洸太郎仍然喜欢着她,她并不想要回应那封信,她或许在期待,这份感情埋藏在自己心底,只是默默的滋润这音乐的梦想,而非成长,开花,成为两人的回忆。不过,她还是留有一点渴望,渴望洸太郎会伸出手,像五年前一样领着她去另一个教室,像五年前一样去往海边赴约。
然后,洸太郎追逐着巴士,做出了告白,给出了自己的回应。此时,在玩家的视角上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敢说出感情的少年,终于传达了自己的爱恋——多么令人感动的成长故事啊。我在此处着实泪目过,也献上了自己的祝福。随后,两人正常地交往,约会,发展关系等等。
在看到两人成为情侣,过着那样的生活之后,玩家也都大舒一口气——这段五年前的感情,也终于能够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了……吧?
在夏日文化节上,glorious days乐队介入下,星奏终于还是离开了。又一次的不告而别,还是在确认了心意,成为了情侣的情况下。这一次,又是为何呢?
其一,两人都没有真正的了解对方。正如前文人物映射关系中所说,在许多作品中,在描述男女间关系更进一步都会使用一个说法:想要更多地了解她/他的全部,彩音线中正是如此,而在星奏线中,两人之间始终有一个谜团,一层隔阂,一段距离,洸太郎对星奏五年间的经历一无所知,星奏也只字不提。如果两人之间能够坦诚一些,或许结局会更加温馨;
其二,双方的不主动。在最后,星奏的离开已经几乎成为事实,两人进行了对话——一段充满了误解,歉意,甚至可以说令玩家愤怒的对话:
我多么希望,洸太郎真的能做些什么。哪怕不能留下星奏,也不至于八年袅无音讯,这段感情也不会如此曲折,引发如此大的争议。正如他自己所想:
“无论何时,她和我之间总是挡着某种言语无法形容的东西。或许想要跨越这道坎,还是需要什么,作为答复的话语。”
终章Last Episode:这已不再是玩家能插手的故事
八年过后,洸太郎已经当上了老师,过着平稳的生活。这时,星奏再一次出现在他眼前。
再次见到星奏,洸太郎显现出冷淡的态度——他点明星奏曾经是为了作曲才回来,并且甩了他。
“她一定在嘲笑着毫无自知地被强拉上台,担任恋人角色的我吧”
不过,在得知乐队已经解散后,洸太郎仍然留下了星奏,并且两人重新确立了关系,洸太郎也向星奏求婚,然后,收到乐队成员自杀消息的星奏在被求婚的慌乱下,选择分担债务,这又是第三次别离。
第三次别离也是最令人难以接受的,在失去一切后,星奏又是为什么离开?一切的一切都在折磨洸太郎的心,他辞职加入报社,想要更多地了解glorious days——在13年之后,洸太郎终于开始了解星奏。
“开始了解星奏”,这句话听上去很可笑,成为恋人的两人,却在此时才开始互相了解,然而在这个故事中,却是事实。在过去的日子里,一直都是星奏在看洸太郎的小说,洸太郎却从未了解过星奏的梦想,从未了解过星奏的状况,既然如此,我们又怎么能将分离的责任一股脑地踢给星奏呢?我们又怎么能心安理得地叫她“坏女人”呢?没有真正缔结起羁绊的两人,在危机来临时,分离也就不足为奇——说到底,还是两个别扭的年轻人,没有真的传达到自己的爱恋,让感情脆弱不堪,让链接如此易断。
说到底,两人仍然是相爱着的——从13年前开始。洸太郎依旧留有念想,星奏也说:“因为就算卑鄙……我还是喜欢着你。”我想不必怀疑这份感情的真挚,星奏又一次回到小镇,也一定只是单纯地想要和洸太郎重逢:她已经没有利用自己感情的理由了,可以细心地去让这份感情开花结果了。然而现实的重压步步紧逼,在洸太郎仍然没有理解,没有了解她的情况下,乐队的朋友又传来噩耗——这同样是她重要的伙伴——她选择了又一次不告而别。
幸好,在写完了关于glorious days报告后的洸太郎,又重新拾起了笔,写出了最后一部小说:《你是阿尔法可隆》。如果有语言无法描述的坎,那就用文字去跨越;如果想不出答复的话语,那就用文字搭建桥梁——即便如此,我还是想再尽一些全力说出来,想要传达给你的爱恋。
在最后,洸太郎完成了成长,能够说出来,能够伸出手去触碰,能够主动地去追求爱,而那些glorious days,也成为了美好的回忆。
那么,在最后的最后,星奏回来了吗?
我坚信,他伸出了手,她也一定会回应。
最后的小声bb:终于写完了,满足了自己的一点表达欲。这里写一点为什么会想要写下这些东西吧。
源头来自于笔者自身对于洸太郎的代入感:同样的不敢说出自己的感情,有一种死要面子的别扭。不过中国的中学教育在这方面帮笔者解了忧:可以光明正大的否定自己的感情。在笔者第一次游玩时,完全听从内心的选择,不出意外地进入了星奏线——笔者也是一个十分具有初恋情节的纯情呢(笑)。然后就看着洸太郎做出一系列笔者十分认同,甚至感同身受的选择,然后,星奏奏了。
这个结局并不出乎笔者的意料,毕竟笔者对自身的恋爱能力有自知之明,即约等于0。在看到这个结局后,笔者自然意难平,于是乎一路推完另外三线,进入了终章;随后是更加强烈的意难平,于是乎去看了一些解析,在看到开头援引的那份解析后,也是恍然大悟,明白了洸太郎,或者说笔者自己的问题。随后又因而生发出强烈的表达欲——这一点也和洸太郎很像呢(笑)——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。
在最后,再写一点对于OP和ED的理解吧。参考的是网易云歌词翻译,如有不准欢迎指正。
OP应该是以洸太郎的视角,讲述了整个故事。“拾起回忆,已经没有必要了。甜蜜的回忆取回来我会感到痛苦”“已经传达到了我真正的感情,终于传递到了那份过往的情书”这无疑是洸太郎的视角。最令人感动的还要数那一句“未来已无需说再见”,两人的心意已经完成了传达,在一起的未来无比明晰。
ED笔者倾向于以星奏的视角。“无数的泪珠,方才组成了现在的世界”,这或许也象征着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,两人最后能修成正果。
多说无益,封笔于此
墙上有灰
标签:
相关新闻